四十年的变化张玉林三次搬家的故事
作者:速速通达来源:转载发布日期:2018-12-12 14:59:44 浏览:0
12月11日消息 12月上旬的一个下午,记者如约来到位于兰州西站的张玉林家中。他的家在33楼,房间宽大敞亮,面积150平方米,仅客厅就有40平方米。落座、倒水沏茶,坐在红木沙发上,张玉林高兴地说,改革开放以来,他前后搬过三次家,居住条件一次比一次好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张玉林全家七口人,挤在连厨房在内不足四十平方米的平房里。房子是土坯墙,自己打的混凝土地面,牛毛毡屋顶,木格糊纸窗户。大院里六户人家共用一间茅房。只要下雨整个小巷便一片泥泞,房子漏雨,院子积水,居民只能提着水桶、拿着脸盆向外排水。
现在张玉林一家住进了高层住宅。
如今张玉林一家居住的高层视野开阔。
张玉林回忆道:“那时我刚结婚(1983年),家人把最好、最大的房子让给我住。最初的家具都是买了材料自己做的。当时流行的‘四十八条腿’(书柜、床头柜等),都是我从工地上买到原木自己动手做成的;沙发也是我从工地上找到废弃的包装材料组装成的,弹簧是自己缠的,沙发面是自己包的;就连新婚的‘囍’字都是自己用毛线和大头针连接固定成的。1987年,房子要拆了,我就赶忙把这些即将逝去的画面通过相机的镜头保留了下来。”
上世纪九十年代,张玉林搬入了单位分的六层砖混结构的楼房,一室一厅,卧室14平方米,小客厅4平方米,带厨房和独立卫生间。房子虽然很小,但也告别了每天去屋外上厕所、吃水靠挑的日子。
一晃到了新世纪。2005年,张玉林搬进了位于西站的33楼高层住宅,面积大、设计别致,周边环境也好。
退休后的张玉林经常和爱人一起出门,用相机记录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。
不仅住房条件越来越好,改革开放四十年,张玉林家中的其他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从自制沙发到商品沙发,再到高级红木沙发;电视机从14寸黑白到29寸彩色,再到55寸数字液晶电视机。那时,兄弟姐妹都穿带补丁的衣服;现在,孩子们穿衣都要讲款式。过去,心爱的女儿过生日,只能买个小蛋糕,点几支蜡烛;现在为父母祝寿,一定要到大酒店订桌酒席,全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。
2005年张玉林一家搬进宽敞明亮的高层住宅。
四十年改革开放,张玉林一家走过从“忧”其屋,到“有”其屋,再到“优”其屋的过程。
来自:合肥搬家公司 新闻部门网络转载报道!